“太極拳”是武術的精華,主要特點是柔中帶剛、慢中有快,在和對手過招時,往往能收到以柔克剛、以慢制快的奇效。同樣,在語言表達中,若能巧妙運用“太極拳法”,往往能四兩撥千斤,從而避免言語交際中因語言碰撞而產生的“硬傷”,達到語言的“軟著陸”。
一、硬話軟說
太極拳法的精髓就是以柔克剛,看似軟綿綿的招式,卻可收到力敵千鈞的奇效。同樣,在語言表達中有些硬話不宜硬說,可通過委婉的措辭,溫和的語氣“軟化”對方。
體育課結束后,同學們都陸續回到教室,吳盛明手拍籃球,最后一個走進教室。意猶未盡的他在教室里一會兒“胯下運球”,一會兒“三步跨欄”,搞得教室里不得安寧。班長制止他道:“教室里嚴禁玩籃球!”他卻滿不在乎,我行我素。緊接著紀律委員吼了句:“要玩到外面玩去!”吳盛明非但不聽,還和紀律委員吵了起來。
這時宣傳委員申佳杰走過來溫和地說:“你的球技已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這架勢酷似‘飛人喬丹’了,不過喬丹也要在球場上才能飛得更高哦!教室太窄了,嚴重妨礙水平的發揮,我看你不如等下課后,去球場一展‘飛人’神威。”聽完申佳杰的話后,吳盛明順從地拿著球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在教室里拍籃球,嚴重影響其他同學,班干部有權維持秩序,但硬邦邦的語言公然惡狠狠地說出來,“搗蛋者”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在以上言談中,班長和紀律委員“硬話硬說”,導致了吳盛明“硬碰硬”,宣傳委員申佳杰 “硬話軟說”,以“只有在球場上才能飛得更高”“在教室里玩影響水平的正常發揮”等一些溫和的話,最終“軟化”了吳盛明??梢?ldquo;硬話軟說”能磨平語言的“棱角”,在勸說時有著奇效。
二、直話曲說
“太極拳”的拳形軌跡往往是圓形或是弧形的,以曲打直。在語言表達中有些話不能直說,直說不但達不到預期的言談目的,反而會影響同學間的關系。鑒于此,我們不妨圍繞某個問題,拐個彎,通過“直話曲說”的方式來實現表達意圖。
李曉是個高中生,平時喜歡上網聊天,而且還經常游說其他同學網聊。一天午休,他又在寢室大肆吹噓,說上網聊天是多么過癮。這時一旁的劉輝鵬附和說:“李曉,你說得對,我也認為網聊有很多好處:第一,它可以讓你過‘猜謎語’的癮,你可以猜對方是男是女;第二,網聊可以使你看起來很有學問,因為大部分‘網蟲’都是戴眼鏡的;第三,可以使你變得健美起來,經常上網的人,皮膚通常黝黑,能給人一種健康的‘陽光美’。”
劉輝鵬直話曲說,把網聊的種種壞處都說成是好處,表面上看,他和李曉志同道合,都是一“網”情深,實際上,劉輝鵬利用“直話曲說法”巧妙地道出了網絡的“廬山真面目”:虛假縹緲、有損健康,從而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同學一個警醒。如果劉輝鵬直談上網的種種害處,極有可能引發一場“上網利弊”的激烈爭議,說不定還會破壞同學間的關系。
三、急話緩說
“慢”是太極拳的特點之一,但它能夠以慢打快、以靜制動,是與人交手取勝的一大“絕招”。在同學交往中,當被人非議或誤解時,許多同學都想馬上“沉冤昭雪”,急于爭辯,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我們不妨“急話緩說”緩解一下緊張氣氛,然后再伺機消除誤解。
一段時間內,在高一(8)班男生中掀起一陣看武俠小說的熱潮,結果在晚自習時,班主任來了個“大掃蕩”,班上的武俠小說差不多“全軍覆沒”。那些“受害者”懷疑是王文喜告的密,因為他從不看小說,又是副班長。當晚,王文喜回到寢室,室友們指桑罵槐地對他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批斗”:
“大家都清楚是誰向老師告的密……”“我看他是為了在老師那 ‘得寵’才出賣我們……”面對大家的“狂轟濫炸”,王文喜并沒有急于分辯,等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得差不多了,他才不緊不慢地說:“其實我也是受害者,我有幾本名著也被沒收了。”
“你不是從不看小說嗎?”馬上有人詰問道。
“大家可能并不知道我也看小說,不過我只看名著,而且是在周末不上課時看,那個時候大家都出去玩去了。”王文喜仍然慢吞吞地說道。
聽他說完,室友們開始相信了,一場“批斗大會”慢慢地平息下來了。
王文喜被同學誤解時,并沒有急于辯解,等對方激動的情緒稍微緩和時,才擺出事實,為自己辯解。如果他一得知被同學誤解,就馬上分辯的話,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吧。當然,運用“急話緩說法”,除了掌握必要的技巧外,還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
口語表達中的“太極拳法”,除此之外,還有重話輕說法、粗話細說法和借力打力法等等,但不論哪種方法,都有個共同特點:都是一種“韌性”的說話技巧。在語言表達中,只要運用好“太極拳法”,便可舉重若輕,輕松收到言談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