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建筑企業競爭日趨激烈。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部分建筑企業從人才隊伍的建設培養入手,走出了一條以人才培養推動科技創新,以科技進步提升核心競爭力的發展道路。千家企業爭食建筑市場青島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為建筑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也形成了激烈的競爭格局。根據市建管局的統計,截至去年,全市共有建筑業企業1275家,總量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企業總量很大,但由于很多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僅去年本市就淘汰了70家小、劣、差企業。據市建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本市總承包與專業承包企業最低年建筑安裝施工能力近600億元,而2005本市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為289億元,還不到總生產能力的一半。
這說明至少有半數建筑企業“吃不飽”。在日前召開的青島市建筑業創新大會上,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長傅明先講道:“一些企業老總和我講,現在市場競爭太激烈了,一個項目往往有十幾家、二十幾家企業去爭、去搶”,“企業要搶占制高點,擴大市場占有率,靠什么?就是要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何謂核心競爭力?經濟學家張維迎說,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所具有的那些‘別人偷不走、市場上買不來,拆不開也帶不走’的東西”,而“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關鍵在人才。源源不斷地培養造就大批高素質的具有蓬勃創新精神的專業技術人才,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前途,關系到我市建筑業的未來”。建筑企業紛紛構筑人才高地人才關系到企業的未來,一些較有實力的建筑公司率先開始了人才體系和創新體系的建立。人才結構的完善是企業創新的基石。青島建設集團是我市建筑業的排頭兵,在2003年,他們在省內同行中建立了惟一一家博士后科技工作站,去年聘請了一名院士為博士后工作站的顧問和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3人。在膠州建設集團,考出一級建造師證,公司獎勵8000元;考出二級,獎勵5000元。在職職工考上博士、碩士研究生,可以向公司貸款,在購房上,也給予專業技術人員優惠。萊西市建筑總公司從2004年始大力實施“822”人才計劃,就是每年招聘80名本科大學生,每年培養20名二級建造師、20名一級建造師;還對各類人才給予獎勵或發放補貼。在市場競爭中,人才是企業戰略資源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因素。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激情和活力,中建八局近10年每年召開科技表彰獎勵大會,去年科技獎勵金額達130萬元。在八局青島公司項目上,掙錢最多的不是項目經理,而是項目總工(就是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在選拔公司經理方面,項目總工與項目經理同等待遇。與此同時,部分企業還把施工技術工人的培養列入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計劃。萊西建總有位鋼筋工利用數控技術,將過去工地上手工加工鋼筋的工藝,改為機械化操作,自己出資建立了一個鋼筋加工基地。手工操作1噸費用是180元,用上了數控技術1噸只需要100元。企業的生產效能提升了,質量保證了,而成本降低了。人才的培養,不僅包括“高學歷、高技術”崗位,也包括一些基礎性的崗位,在勞動密集型的建筑企業尤其如此。南通二建就同外地某縣勞動部門、建管部門洽談,把這個縣作為自己的勞務基地,進行定向培訓,培訓費用由南通二建出,培訓后的工人由南通二建使用,這樣就引進了龐大而又穩定的勞務隊伍。
文章來源:中大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