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管理會計宣傳日活動在京啟動,也再次引起人們對于管理會計的關注。
受限于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管理會計一直沒有得到社會廣泛的重視。隨著我國企業對管理會計的認識不斷深化,很多央企擁有專門的管理會計部門,我國中小企業也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深入認識到管理會計的價值,聘請管理會計的專家為企業解決核心問題。有專家認為,隨著國內市場競爭的加劇以及社會對產品服務多樣化的需求,管理會計的需求將是巨大的。
提起會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負責企業年終核算、報表等工作的財務會計。但隨著企業精細化管理的需求,管理會計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的重視。
200萬人實際從事管理會計
“其實國內很多企業還沒有管理會計這個崗位,但很多人從事的是管理會計的工作,比如分析財務數據支持決策、風險識別、內部控制等。現在一些大型企業已經開始成立管理會計部門,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崗位。”
美國管理會計師協會中國區首席代表白俊江解釋,過去企業財務只要做簡單的核算,現在國內環境已由機會競爭變為市場競爭,企業對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更明確,再加之社會對各種產品、服務多樣化的需求,管理會計就大有用武之地了。“以電信運營商為例,現在各個電信運營商都會推出種類繁多的套餐,每個套餐是否能盈利,是否有發展前景?這些就需要管理會計來進行分析。他們的工作就是用數字說話,用量化分析來支持企業的戰略決策。”
“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最大不同是,一個向前看,一個向后看。”山東威高集團CFO崔謹解釋,“企業月底一結賬,將交易信息按照會計準則呈現出來,盈利多少,資產多少,是財務會計的事,而想知道未來企業的經營情況,買這條生產線和企業賺不賺錢,這是管理會計的范疇。”
白俊江分析,國內會計行業主要有注冊會計師考試和會計專業資格考試兩大類會計資格考試,前者基本不涉及管理會計,后者的三個等級中,中級有50%左右、高級有80%工作中應用的是管理會計的知識。目前國內中級會計大約有190萬人,高級會計大約有10萬人,從這個角度講,國內目前至少有200萬人在從事管理會計相關的工作。
溝通能力也很重要
“從字面上理解,管理會計就是會計和管理的結合。”田先生早年在四大從事審計工作,相當于財務會計。后來他跳槽到其他企業做財務管理和投融資管理工作,扮演的則是管理會計的角色。首先管理會計還是會計,對財務會計準則肯定要有清楚的了解。但是財務會計只看數字,沒有意識和精力去分析數字背后運營方面的東西。管理會計則要對企業的業務有所了解,知道數字對企業經營的意義和影響。
“的確,管理會計跟企業的業務系統緊密相連,所以一名好的管理會計首先要具備管理思維,能對企業的運營進行全視角觀察,從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數據。”在談到管理會計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時,白俊江指出,“他還應該具備很好的溝通能力,因為管理會計需要和相關部門溝通,把自己的分析通俗易懂地向領導及同事解釋。如果管理會計在職業發展上還想進一步向上升的話,那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領導力,這將是非常重要的。”
白俊江認為,從事財務會計工作而有志于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人,比較適合做管理會計,而一些企業的管理人員如銷售經理等,也比較適合學習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因為他們的工作也會涉及預測預算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績效管理等內容。
用友學院管理會計培訓教師步婷則建議,要成為好的管理會計,需要進行系統性學習,從宏觀到微觀進行梳理。“我覺得管理會計和人打交道要多一些,所以溝通能力差的人可能不適合這種工作。”
文章來源:中華會計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