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到底該如何學習呢?我們在掌握基本語言后,必須學會脫離語言本身,首先要理解文章整體而非個別詞句,同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養成二次閱讀習慣
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在平時練習中,學生做完閱讀,惟一可做的就是對答案。第一遍讀文章時,我們應當模擬考試的緊張氣氛,盡量高質快速。但,對完答案后,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再次閱讀文章。第二次閱讀文章目的不再是獲取信息,而是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分析作者的意圖。我們必須帶著思考再次閱讀文章,問問自己以下問題:
如果自己寫同樣題目或題材的文章,會采取何種文章布局?如我們自己設想的布局與作者不同,那么具體不同之處在何處?這篇文章與以前讀過的同體裁文章相比,有何特點?
如果時間允許,二次閱讀成了精讀,又有何不可?講求速度的泛讀是應試而用,要想真正培養邏輯推理能力,提高閱讀水平,還非精讀不可。如果想著去讀200篇各種模擬閱讀題,倒不如踏踏實實地讀50篇歷年真題。
自己學寫長句
克服長難句障礙
幾乎每一篇閱讀,總有一兩句長難句,有許多同學就是分析不出什么名堂。聽力好的同學不一定發音好,可發音好的同學一定聽力好。同樣,能寫出長難句的人當然不會怕什么長難句。
同學們應當做的是找一本好的語法書,認認真真學習句子結構那部分。英語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復雜,只是其粘著修飾成分過多。我們一開始應當學會如何寫出簡單的基本句型,然后再通過附加各種從句、插入語、非謂語形式,來逐步擴充句子結構。分析長難句與擴充句子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我們必須一步步“砍”去插入語、各種從句、非謂語形式,來獲得句子主干。
文章來源:環球雅思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