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詳情 在線報名
《,修身與功業》
《》,大人之學。是長*人之必學。什么是大人?不是官階,是年齡達到標準,行為和修養達到一定高度的人。當今社會,有大人之齡而無大人之行者,大有人在。
《》教給我們的就是如何做一個人。它和論語的區別在于它是縱向地把如何修身做人說清楚。由心性到性情,深刻挖掘,轉而告訴我們修養后外用于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到功業一氣呵成,實在是好文!
【授課主線】
一、四綱
道——明明德——親民——至善
二、七證
知、止、定、靜、安、慮、得
三、八目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課程綱要】
一、一眼看穿人生
1、明什么德?
明明德的含義。
2、建立為他人貢獻的處事原則。
自利利他的處事原則。
3、何為命?
命是如何造就的,改命之法。
4、人生命最終追求的目標。
二、七步修證的功夫
知: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然嘆只能淺知,未深知。
止:內明外用之止。
定:心如奔騰洪水,定境猶如止水澄波,清風徐來,微波不興。
靜:縱然山崩地裂,也如不見不聞。
安:心亂則身不能安,安則為善。
慮:精思深慮,智慧得開,福祿不遠矣。
得:內圣奠定,明明德可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人生的八個方向
(一)、致知 格物
致知格物千年難定義
司馬遷鄭玄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觀
南公懷瑾夫子是如何解釋格物致知的
盡人之性,盡物之性。
(二)、從自凈其“意”做起
誠意是修止,修定
擇善而固執
“自欺、欺人、被人欺”之掩耳盜鈴的處世觀。
自省是種能力,修身從自我批評做起。
慎獨的境界,是*的修養。
總結歷史人物,經驗在“自明”。
(三)、修身與正心
人身難得要珍惜
不做情緒的奴隸
之所以不成功,心不在焉。
不能讓一個屁蹦過來。
境由心轉,相由心生的道理。
從正心看當今價值觀、消費觀、婚戀觀的偏差。
(四)、修身與齊家
修身齊家的五個心理問題。
李雙江等星二代、官二代等“坑爹”之舉的誰之過。
找到本性
給自己、父母、領導人的啟示。
(五)、齊家與治企
孝、悌、慈的道理。
“三從四德”的時代意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制定法令的基本原則。
得“仁”,得意、得企、得天下。
恕道之用。
(六)、治國平天下
風氣是由上而下形成的
領導者的絜矩之道
德與財的因果關系
領導者的度量
開源節流的施政方針
為義還是為利
開課時間:2013年6月15日至17日
學習對象:科級以上干部,企業中高層管理者,歡迎有抱負正在努力的人。
學 費:3880元(含資料費),食宿交通請自理
只要一個電話
我們免費為您回電